歡迎訪問博創(chuàng)整形網!

博創(chuàng)整形網

您現在的位置是: 首頁 > 整形問答 >詳情

補牙切記不宜過遲(2025)

2025-07-14 10:00:10 整形問答 博創(chuàng)整形網

前言

在快節(jié)奏的現代生活中,口腔健康往往被我們忽視,尤其是那些看似無傷大雅的蛀牙問題。許多人認為牙齒不痛就無需關注,甚至當醫(yī)生發(fā)現齲齒時也選擇拖延,認為“下次再來”即可。這種僥幸心理不僅可能延誤最佳治療時機,更可能讓小小的蛀牙演變成復雜的口腔疾病,最終導致牙齒缺失甚至全身健康受損。德倫口腔博士在此鄭重提醒:齲齒不痛更需警惕,補牙要趁早,切莫讓“不痛”成為口腔健康的隱形殺手。


齲齒的早期特征與誤區(qū)

齲齒,俗稱蛀牙,是一種由牙菌斑中的細菌產生的酸腐蝕牙釉質而形成的疾病。早期齲齒通常沒有任何癥狀,患者往往在無意中忽略。隨著齲洞逐漸加深,牙齒內部的神經組織(牙髓)可能受到刺激,引發(fā)疼痛。許多人誤以為“不痛就沒事”,但這恰恰是最大的誤區(qū)。2025年數據顯示,全球約90%的成年人曾患有齲齒,其中相當一部分因早期忽視而延誤治療,最終導致嚴重后果。

當齲齒發(fā)展到牙本質層時,患者可能開始出現敏感癥狀,如遇冷、熱、酸、甜時感到刺痛。若此時仍不進行干預,齲洞會繼續(xù)擴大,最終侵入牙髓組織。一旦牙髓發(fā)炎,疼痛將變得劇烈且持續(xù),尤其在夜間更為明顯?;颊呖赡軙洑v自發(fā)性、陣發(fā)性劇痛,甚至因疼痛無法入睡。


牙髓炎與根尖周炎:齲齒惡化的嚴重后果

若牙髓炎癥未能得到及時控制,牙髓組織最終會壞死。雖然壞死后的牙齒對冷熱刺激不再敏感,疼痛暫時緩解,但這只是假象。牙髓壞死后,炎癥會向牙根根尖外擴散,引發(fā)根尖周炎。急性根尖周炎的癥狀包括:

  • 持續(xù)性劇烈疼痛,牙齒感覺伸長,咀嚼時加重;
  • 頜面部腫脹,嚴重時可能引發(fā)蜂窩組織炎;
  • 全身不適,如發(fā)熱、乏力等。

慢性根尖周炎則可能導致牙床或皮膚上出現長期流膿的竇道,反復感染不僅影響生活質量,還可能引發(fā)全身性疾病。


誤判疼痛緩解:齲洞擴大的隱形危機

許多患者在急性牙髓炎或根尖周炎治療后,誤以為齲齒已“自愈”。齲洞不會自行愈合,疼痛緩解只是炎癥暫時受控。若繼續(xù)拖延,齲洞會繼續(xù)擴大,牙齦反復發(fā)炎,牙齒組織逐漸破壞。長期以往,牙齒可能松動脫落,最終形成難以修復的殘冠殘根,甚至完全缺失。牙齒缺失不僅影響咀嚼功能,還會導致鄰牙傾斜、對頜牙伸長,進一步破壞口腔生態(tài)平衡,增加修復難度。


及早干預:預防齲齒惡化的關鍵

面對齲齒,最有效的策略是及早發(fā)現、及早治療2025年的口腔健康指南強調,定期進行口腔檢查(建議每半年一次)是預防齲齒的重要手段。以下措施可幫助降低齲齒風險:

  1. 保持良好口腔衛(wèi)生:早晚刷牙,使用牙線清潔牙縫,減少牙菌斑堆積;
  2. 控制糖分攝入:減少高糖飲食,避免零食和含糖飲料;
  3. 氟化物防護:使用含氟牙膏或接受專業(yè)氟化物治療,增強牙釉質抗酸能力;
  4. 及時治療早期齲齒:一旦發(fā)現蛀牙,應立即就醫(yī),避免問題惡化。

德倫口腔博士建議,齲齒不痛不等于沒有問題,許多嚴重的口腔疾病都始于微小的蛀洞。通過科學預防和及時治療,我們完全可以將齲齒控制在早期階段,保護牙齒和全身健康。


齲齒的潛伏期可能很長,但一旦爆發(fā),后果卻不堪設想。從今天起,重視每一次口腔檢查,拒絕“不痛就沒事”的僥幸心理,讓口腔健康成為我們生活質量的堅實保障。